春风又绿江南岸,温暖氤氲着小镇。
春风十里,桃红柳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掩映在姹紫嫣红里。
春日的乌镇
风情别样
万物勃发
生机盎然
花团锦簇中
是一整个春日的美好
行走在老街上、巷子里
拐角就能遇见“惊艳”的春
三四月的乌镇
是最有春意的
灵水居的垂丝海棠
西市河岸的黄馨
翡翠漾的杨柳
散落在角落洁白的玉兰花
诗田广场瀑布般迷人的紫藤花
还有龙形田里大片的油菜花
谁不愿
惹了这江南青绿
在乌镇“植”下一株株青绿
仲春之月
让春樱胜似雪
让绿柳浩如烟
让杏花微成雨
让空翠欲沾衣
晴天时耕种
雨落时读书
是千百年来
乌镇人民真实的写照
那些花开叶落
春去秋又来
见证一代代文人骚客
挺立时代潮头
南朝梁昭明太子
曾于乌镇读书立志
书院就此落成
昭明蔚然成风
六朝遗胜牌坊
鼓励当地向学风气而建
实开两镇(指乌、青两镇,后合并为乌镇)文运之始
当院内银杏叶金黄
诗声朗朗诵读阵阵传出
一代文豪茅盾
曾作词《西江月》:
“唐代银杏宛在
昭明书室依稀
往昔风流嗟式微
历史经验记取。”
1977年12月
茅盾先生回到乌镇
得知故乡那棵千年银杏
饱经战火与磨难摧残
仍挺立如今
于是欣喜挥毫写词为记
唐代银杏
茎干粗壮直插云天
冠盖浓密荫蔽四周
当地人称之为“乌将军”
传说中唐时期藩镇叛乱
一位姓乌的将军英勇地率领部下平叛
不幸战死
后来在其战死处
生发出此株银杏
便延绵至今
世代守护着镇子
木心先生说过:
生活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在他晚年居住的晚晴小筑
世人不曾去到过的闲云野鹤之境
远去纷争,鲜有访扰
只有佳木葱茏可悦
各有各的欣欣向荣
长在这里的树木
不知是否沾染了先生的脾性
竟开得如此淡泊名利
在西栅的月老庙前
有一棵合欢树
一旁是连理枝
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犹如人们对爱情的期待
充满美好和希望
每年慕名来此的青年男女们
在庙里求上一支姻缘签
再在许愿牌上写下
对未来、爱情的祈盼和祝福
那些树上便挂满喜庆的嫣红
在似水的年华时光里
“文”和“英”于此邂逅
相识不久的清晨
他们将身体拥抱在一起
寄望于彼此交汇的年华
能够顺流而下
在大海深不可测的体内
作暗流的融合
爱情是清新、含蓄、文艺的
相思且漫长
爱是永无悔
在乌镇埋下一株青绿
能开出爱情的花
镇上的青石板路
迎来最好的时节
光滑得像流水的臂弯
滚烫时像人间四月天
让我们闭上双眼
轻步踱过这个春天
心里怀着难以名状的感动
沉醉在这片似水年华
43幢民宿临河侧
有一棵普通的树
却有着属于它的故事
春夏时的波澜不惊
严冬时的光秃枝桠
都无法使秋天的它黯然失色
或许和主题“青绿”无关
但谁又说“青绿”
代表的只是一种颜色
刘禹锡有诗云:
“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一棵红枫树
出自“青绿”
更胜“青绿”
临河独立
红叶似火
这一株极富“个性”的红枫
便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树
你坐在树下感时伤怀
看风景的人以你入景
红枫装饰了你的照片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而真正的故事
是它见证了一段佳话
某年夏天
有位孕妇在树下拍照时突遇腹痛
情况紧急
43幢民宿房东夫妇见状
将其扶进屋内
悉心照看,降温解暑
所幸并无大碍
腹痛也得到了缓解
孕妇回去后念及恩情
寄来一面锦旗
现在还挂着民宿客厅的墙上
每到枫叶盛开的时候
孕妇和她的丈夫孩子
都会来乌镇小住几日
就像来到远房表亲家做客
每每念及那年轶事
一大屋子人笑逐颜开
屋外晴风不燥
红叶随风摇曳
如今的西栅景区内
现有绿化面积达到29.9万平方米
植物种类多达400余种
而如此庞大的面积和植被种类
都要经过一点一滴精心呵护
制定全年的绿化养护计划
每天检验和养护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植被
养护措施都是不同的
春季气温回升
杂草丛生与病虫害现象增多
修剪、除草、防病虫与施肥
种植草花替换冬季花种
成为景区绿化管理组最主要的任务
夏季炎热天气
植被蒸发量加大并且供需不平衡
导致树体水分缺失、叶片萎蔫
树木干枯严重甚至死亡
绿化组做好相应措施
搭建遮阳网、加强每日浇水、保持土壤疏松
夏秋过渡多雨
针对东南地区容易出现的台风灾害
积极应对防汛防台
对松动倾斜的树木进行扶正、加固及重新绑扎
在大雨过后及时排涝
秋冬抗寒养护
南方湿冷的气候
植被的防护最为关键
及时检查行道树绑扎、立桩
对大小乔木修剪枯枝、病枝
消灭越冬病虫害
让树木能够休眠过冬
在乌镇“植”下一株株青绿
让生命在四季的轮转中
茂盛生长自由延续
小镇青绿
是灌溉和滋润
是有爱的你我
人间青绿
是春风十里
尽荞麦青青
心中青绿
是内心的声色与动静
关键字:乌镇,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