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乌镇,这片江南历史文化丰饶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在百姓的生活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如今,乌镇已拥有人类非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共31项,包含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等多个类别。这些丰富的非遗项目,让那些扎根于大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乌镇这个江南水乡得以呈现。
说起“非遗”,总是觉得又古老,又传统,就像一只精美的花瓶,只是摆在那里供人观赏,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并不密切,有它没它都无关痛痒。但非遗既不是花瓶,也不是老古董。它有情感的链接,有故事的起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高杆船、拳船,在乌镇人的记忆里并不陌生,每年清明前后,乌镇都会举办与蚕事相关的活动——香市。那时小孩子总会坐在岸边,瞪大眼睛,看着老艺人上杆表演杂技,或者在船上舞刀弄枪。后来因高杆船技较危险,学习起来耗时长,正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所幸,乌镇旅游开发后,在东栅景区特别设置了高杆船、拳船的表演,使得这项传统杂技得以保护与传承。
“我们在乌镇景区,已经演了二十多年了。对乌镇来说,拳船成为景区里的一道风景线,对我们来说,乌镇这个大平台也让更多人了解拳船。”陶新卫,是乌镇拳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12岁开始跟父亲练习拳船,已经是有50年表演经验的老拳师了。每次表演,他都要亲自上阵,甚至连各种道具的布置、演员的配合,全都在他的指导下进行。
如今,70岁的陶新卫,已经退休,但他儿子陶国平(45岁)继承了这项传统技艺,与其父辈不一样的是,他还跟他的师傅高杆船技的非遗传承人习得了高杆船技。现在,高杆船和拳船这2项非遗,不仅在乌镇景区里表演,还在自媒体平台和一些线下活动中被推广,向更多普通人分享这项传统活动。
或许,非遗只有真正地回归到生活中,成为大众乐于分享的活动,非遗才能被更多人看见、了解、传承。
非遗不是“老古董”,也并非一成不变。当它被融入新的理念与元素就会焕发新活力。就像刷屏网络的《国家宝藏》,登上春晚的“中式浪漫”《只此青绿》,这些非遗被赋予现代化的气息,变得时尚又新潮。
乌镇,草木本色染坊里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染工序。它不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只供观赏的作坊,可以进行手工扎染体验,印染一块手工方巾,还有一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挂件、服饰与包包。
而乌镇景区里除了蓝印花布,还有桑蚕丝织、木雕与竹编等非遗技艺。景区在保护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也主张创造,用创造延续非遗活力。
为此,乌镇景区把这些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百年历史的家乡手艺,融入到许多符合当下审美潮流和生活方式的创意文创产品里,衍生出了许多新鲜玩意——比如,蚕茧花束、木雕花瓶,还有化妆箱。让非遗变得时尚,惊艳四方。
非遗变时尚的过程也实现了非遗项目与社会的接轨,与现实的嫁接。乌镇景区在挖掘非遗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产品创新转化的同时,也大胆尝试新的东西,让非遗具有年轻力,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
乌镇皮影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9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前夕,谷歌智能皮影落地乌镇东栅应家桥皮影戏馆,让乌镇皮影戏借助互联网的红利多了一种新的玩法。
通过实验活动装置,通过识别用户手势,用手影笔画出剧目经典人物形象,解锁《白蛇传》、《孙悟空大闹天空》等经典故事。
不仅如此,2016年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中,国际知名艺术家安·汉密尔顿进行驻地创作,打造大型装置作品《唧唧复唧唧》,将蚕桑丝织技艺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真正把蕴含在非遗中的核心精神以现代的观念表达出来,让非遗在乌镇历史长河里保持持续发展的“永动力”。
非遗是历史长河里的文化瑰宝。乌镇景区用心传承非遗文化,用创造激活非遗发展,对非遗文化进行赋能,传承发展乃至融合,完整地回归到生活。
关键字:乌镇,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