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们纷纷聚焦G20峰会,而昨天,他们调转镜头对准乌镇:澳门新闻通讯社、香港无线电视台、TVBS(台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周报社等21家媒体40多名境内外记者来到千年乌镇,他们参观乌镇西栅历史老街、体验蓝印花布染制和蚕桑缫丝工艺,真切感受互联网时代下古老乌镇临水而居的惬意生活。
据了解,此次G20峰会的媒体中心为境内外媒体安排了12条展现东道主的城市经济、文化与城市发展特色的场外采访线,乌镇便是其中一条。(你是不是要问,乌镇为何能成为G20峰会媒体场外采访地,跟着记者们的场外采访或许能知道答案。)
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多年建镇史的乌镇,从建镇以来,乌镇镇名未变,镇址未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没变。“历史街区保护再利用”的保护理念令其老树长新芽,互联网和艺术文化的注入又让乌镇焕发出中国古镇的独特魅力。
看最传统的东方之美
感受“乌镇模式”的魅力
中国人这样描述江南水乡之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乌镇就在其中,镇内历史古迹众多,古民居密布,有着约30万平方米的历史街区建筑。以水为依托的石栏拱桥、深宅大院、过街券门、河埠廊坊、临河水阁、驳岸踏步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小桥流水、橹声船影、白墙黛瓦……传统东方之美的符号。
第一站,记者们来到西栅景区的草木本色染坊。露天晾晒的蓝印花布吸引大家驻足拍摄,而后,记者们在导游的介绍下兴致高昂地参观并体验了雕版刻花、上浆烤花、染色等蓝印花布的传统制作工艺。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了西栅景区的益大丝号,这里完整地保留展示了江南的蚕桑文化。煮茧师傅烧火煮茧、单工茧的缫丝过程、手工剥绵兜、乌锦的织造工坊等传统技艺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
除此之外,记者们也对乌镇的管理模式十分感兴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听到乌镇的民宿都制作标准菜单,所有菜价统一核定,清蒸白水鱼都有规定鱼不得少于几斤,他感叹这样的细致的管理值得更多景区学习。
体验古镇人的互联网生活
看中国旅游发展之变
记者们对千年古镇的智慧旅游建设也感到十分意外。来自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记者一进入景区就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连接上了免费WI-FI,感受景区无线WI-FI全覆盖。途径西栅历史老街时,台湾TVBS的两位记者在西栅24小时超市使用支付宝购买了两杯酸梅汁,同时,他们还对景区实现“掌上扫码购门票”、电子钱包支付等进行了深入报道。
目前,乌镇景区已经实现支付无现金化,餐饮、商超、娱乐、住宿等消费场所都已实现线上支付。除此之外景区还实现了无纸化地图,打开地图软件可精准的步行导航、明星语音导游、一键找点位、获取活动实时信息。在景区管理方面,景区还可通过云图管理、热力图、人流分析与调度等功能,及时、高效、智慧地解决景区的车船调度等资源调度问题。
畅谈古镇的文艺复兴
期待更多国际文化交流
对于乌镇的文化盛事,记者们也是十分关注。来自北京周报的记者Sudeshna一下车就注意到了宣传栏中关于乌镇戏剧节的宣传海报。并向工作人员打听乌镇戏剧节的相关事项,她表示,去年她从网站上了解到乌镇戏剧节之后就十分关注乌镇戏剧节,希望今年十月份定能乌镇,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古老小镇的别样文化风情。
近年来镇戏剧节、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木心美术馆等文化盛事,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认可和赞誉。
最传统的东方之美、最前沿的互联网科技与最丰富的艺术文化,在这个小镇上水乳交融。让乌镇不愧成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江南水乡古韵、互联网+的魅力和文化艺术风采的窗口。
在此次采风的过程中,记者们纷纷记录下乌镇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传统手工艺等,用镜头向世界传达美丽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互联网环境下千年小镇的蓬勃发展。
关键字:G20,乌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