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几年前的一个夏日,我曾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背起行囊到了乌镇。
一进西栅,那如画的小桥流水人家便让我兴奋不已,一路走一路不停举起手里的相机,正拍得兴起,突然相机罢工了,这才想起,因为出门急,忘记充电了,掏出手机一看,也关了机。心情着急加上当空烈日的照晒,整个人都有些晕晕的,走路都有点飘了。
迷迷糊糊中,我走进临街的一个屋子,便不客气的趴在桌子上休息了。待休息了一阵,缓过神儿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端着一杯菊花茶坐到我身边,关切地问起我的情况。开始我还以为她是位热心的民宿房东,聊着聊着才知道,我“幸运的”来到了“乌镇景区志愿者之家”。
“奶奶,我手机相机都没电了,能充会儿电吗?”我怯生生的问着。
“当然可以了,看你肯定是有点中暑了,你就在这好好休息一会儿吧,我去给你充上电。”说完,这位奶奶就接过我的相机和手机去充电了,而疲惫的我则趴在那里继续休息。
待到醒来时,已近傍晚,我拿起手机和相机准备向那位老奶奶道谢时,发现她已经不见了,将谢意托志愿者之家的一位老爷爷转达,他笑着对我说:“这都是举手之劳,你愿意一个人来乌镇,愿意相信我们,我们已经感到很开心啦!
从此,乌镇在我心里便留下了个念想。此次来乌镇,我第一站就来到了志愿者之家,遗憾的是,还是没有见到当年那位老奶奶,乌镇景区志愿者协会会长冯培祥听了我的故事后,拿出一个笔记本,笑着说:“你还能记得这件小事我们已经很开心啦!像你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笔记本已经记了有十来本了。”
我倒了一杯菊花茶,坐下来翻看笔记本上的留言,很多游客写到:“江南小镇特色,主人淳朴热情”、“感谢这个小家,感谢那个电源”、“偶遇免费菊花茶,甘甜可口,甜意满胸,大赞”……基本都向“志愿者”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从落款看,还真是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
“您为什么想起在乌镇做志愿者的呢?”浏览后我问冯会长。
“在这里当志愿者的,多是退了休后日子过得清闲的老人。2007年时,乌镇旅游公司向镇上的老年人发放了‘老年活动卡’,老人们每月15日、30日都能去景区免费活动。当时景区里还有一些设施不太完善,有一天晚上在乌镇闲逛时,看到有人乱扔垃圾,还有小孩子随地小便。当时我就想,我在乌镇生活了一辈子,老了闲了,能不能为乌镇做点什么。后来就和几个老伙计一商量,将为游客提供义务服务的想法告诉了景区,景区很支持我们,2009年的时候就成立了这个志愿者协会。”
“这些年志愿者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人啦!2012年大年初一,西栅景区东端的第二个志愿者之家也开张了。目前我们能为游客提供十多种免费服务呢!像歇脚、喝茶、充电、干衣、储物、借伞、导照片、针线包,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了一间屋子专门供妈妈们喂奶……”一说起“志愿者之家”的事情,冯培祥滔滔不绝。
“冯厂长,我们先交班啦!”一名志愿者跟冯培祥打过招呼后走了出去。
“冯厂长?交班?”这俩个词引起了我的好奇。
冯培祥笑着解释,他以前是开羊毛衫厂的,虽然前几年把厂子给了女儿,自己专职做了志愿者,可很多老同志还是习惯叫他“冯厂长”。不光他,这里还有很多志愿者都曾经是乌镇本地企业的厂长、车间主任、教师等。因为他们对管理都有经验,景区将他们分别安排到西栅两个志愿者之家带领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服务。除了下雪、台风等恶劣天气由公司员工代班外,几乎天天都有老人来值班提供服务,即使除夕也不例外。
为方便老年志愿者们记忆、查询,他们还制作了带图片的服务指南,并把夏季防暑小知识、汽车站时刻调整表、近期的景区活动等都打印出来,贴在墙上。除此之外,他们每月30日都会开一次小组长会议,每季度还会开一次全体大会,听一听大家对提高服务水平有什么建议。在会议上,志愿者们提出了不少“金点子”,比如夏天时把茶水桶的不锈钢盖子换成透气的竹匾,既利于散热又防止异物掉入;还有根据游客需求,增加了iphone不同型号充电器等等。这些不断改进的服务内容让游客们对乌镇的好评又添了几分。
不知不觉,已和冯培祥聊了几个小时,与他起身作别时,志愿者服务中心里已挤满了前来寻求服务的旅客,几位老年志愿者正热情地为大家提供着服务。我走出门外,将位置让给等候的其他游客,继续在景区里“寻梦”,远方的天边是一轮通红的夕阳。
关键字:乌镇志愿者之家,乌镇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