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村高明的地方正在于,风貌是水乡风光,但内部,游客享受着现代化设施。
乌村,是位于京杭运河边的自然村落。
近日,远近闻名的乌镇戏剧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文艺青年络绎而至。这个毗邻的自然村落,每天子夜,有一场举手就能参与的朗读会。
乌村是乌镇西栅之后,开发的一个村落项目。乌村结合农耕、渔家、戏剧节、青年时尚文化的尝试。
静静的村庄,青年们子夜朗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吹吧,风啊!涨破了你的脸颊,猛烈地吹吧!”……
10月的秋夜,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子夜朗读会”在乌村举行,每晚一场。这里外观像个茅草房,静静伫立在小河边。晚风吹过门前成片的稻浪,窸窸窣窣的摩擦回荡在乡村夜空。
茅草屋里,是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的活动厅。一个个青年轮番上台,给底下黑压压的人群朗读心仪的段落。茅盾的《天窗》、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老舍的《入会誓词》等,文学和诗一句句在夜空下盘旋。
借戏剧节之便,乌镇汇聚了众多文化名人。朗读会主持人周黎明设计了一个特别环节,每天请一位演员上台朗读,随后再随机点举手的听众上台,“只要不违法,想朗读什么都可以。”周黎明解释,“我希望给戏迷们与专业演员同台表演的机会,更多参与感。在戏剧面前,人人平等。”
朗读会现场 龚丹韵 摄
子夜朗读会第一天,受邀嘉宾是奚美娟,她背诵了诗歌《感谢》,专业的语音语调,把诗中的意境吹进每个聆听者的心,也让此前排着长队前来参与朗读会的青年们感到“值了”。
会场隔着一扇扇落地玻璃。窗外,戏剧帐篷营的小彩灯一闪一闪。有不少远道而来的听众,选择朗读会结束之后,在乌村帐篷营住一晚。
夜下的戏剧帐篷 乌镇供图
90后郭啸飞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上海参与了白领剧社,也在美琪大戏院充当志愿者。朗读会上,他举手登台,朗诵的是《恋爱的犀牛》片段。
作为戏迷,已经连续3年来到乌镇,但是对乌村他依然陌生:“没想到景区还有那么大一片乡村,第一天晚上路不熟,在乡间小道走了1公里。空气很好,田园寂静。”
在大自然中朗读,仿佛找到了“诗与远方”。
乌村如此乡土,却让年轻人接收到新鲜的信息。比如,有人朗读了马伊琍关于女性独立的一次发言,有人分享了《纳尼亚传奇》作者的生僻文本。每天都能在村里长知识。当然,能在村子里偶遇明星,也是吸引力之一。
散场时,有两位女生小声嘀咕。一个说:“这么传统、江南的村子,和现代戏剧是对比呢。”另一个接口:“但我没想到,这种混搭,还不错。”
乌村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提供了一种新样本。外观是农耕的、水乡的,但内在可以很时尚、很现代、很艺术。
一切是怎么做的?
吆喝的集市逐渐衰落
乌村所在的地方,原名东瑶村,是京杭大运河边上古老的自然村落。
村庄的建筑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门面约3米宽,屋顶人字梁结构。人字最顶端为正梁,两侧分别2根梁,这样5根梁,乌镇人称“五界壁”,最大的建筑曾经造到九界壁。
粉墙黛瓦只是其中之一。乌镇旅游公司顾问邵云回忆,东瑶村背靠京杭大运河,种植瓜果蔬菜。翻过运河是湖州,村里出产的鸡蛋、番薯、芋艿等农副产品,拿到乌镇西栅叫卖。
每天凌晨4点,村民们背上自己的瓜果蔬菜、老母鸡、禽蛋等,穿过狭小泥泞的羊肠小道,来到西栅市梢头,即桥里桥一带。这里是3方汇聚之地。湖州人经通济桥到此,练市人经仁济桥过来,西栅的居民从东边走来,还有从北边越过京杭运河的江苏人。
东瑶村村民没有固定摊位,茶馆店、面食店、饭馆门口,一路沿街设摊,讨价还价,人声鼎沸,形成别有趣味的乡土集市。
当地渔民,每到茅盾笔下的子夜时分,起帆打鱼,摇着摇橹船,慢悠悠经关河到西栅。临近水上集市,天蒙蒙亮,渔民在船上吆喝一声“网鲜鱼要伐?”,沿河居民便打开窗扉,探出脑袋,有的询问:“虾有没有?”有,直接从船上递到窗前。每天下午3点,还有一轮叫卖。此时日照刚好,波光粼粼。一幅烟雨江南、水乡画卷。
光阴飞逝,路通了、车多了,摇橹船不用了,市集慢慢衰落。东瑶村也在衰落。2012年前后,新建农民新村,村民集体搬走,迁入慈云路、环河路的新房子里。
一个江南村落就此闲置,而摆在面前的无非几条路:一是退耕还田,村落就此消失;二是保护性开发。
2014年左右,乌镇旅游公司对村庄进行保护性开发,取名乌村。但是保留什么、开发什么,选择何种产业,怎样经营,一切需要深思。
保留水乡所有的好,剔除现代人的不适
邵云回忆,这片村落的历史是古老的,但建筑并不古老。粉墙黛瓦有的已经塌陷,有的破败不堪,大部分房屋为上世纪70年代重建。
也是在2014年,全国的乡村“农家乐”遍地开花,简单粗暴,体验并不好,年轻人也不喜欢。
乌村最终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保留村落的肌理结构,一砖一瓦没动,墙外立面没动,河湾、小桥、农田等空间结构没动。但它们的内部已经现代化。
首先是房子内部按照精品酒店的高标准装修,网络、空调、暖炉、现代化卫生间一应俱全,居住舒适。但是装修主题保留了传统记忆,根据村子原本的产业结构,起名为渔家、磨坊、酒巷、竹屋、米仓、桃园、知青年代7个主题。
酒巷主题房 龚丹韵 摄
过去村落的老物件,如今成为酒店的装饰品,比如渔家主题房的老渔具,磨坊主题房的老石磨,还有竹编的手工艺、栽种的桃树、知青房上的标语等。
用农具装饰 龚丹韵 摄
村落传统的生活和记忆,转化成符号,设计点缀。
这里的服务台叫“村委会”。成片的稻田中,建了一座“麦田餐厅”,一边吃饭,一边透过四面玻璃,看到风吹稻浪,满目金黄。而推开餐厅的落地门,就是一座露天泳池,取名“稻田泳池”。
夕阳下的泳池 乌镇供图
按照原本的村落布局,打铁铺还在,抽水泵还在;大片鱼塘、虾塘、藕塘,还有竹屋前一湾荷塘,鸭子戏水,夏天荷叶满池,蛙鸣声声,仿佛回到了最原始的田园。
保留农村的自然风貌 龚丹韵 摄
“农村不能外面古朴,里面一塌糊涂。”一位游客形容自己选择乌村的动机,“有些原始村落看着是很美,但如果连抽水马桶都没有,我是待不下去的。”
乌村的商业模式,采取一人一价全包,只要入住乌村,村子里所有吃喝玩乐,如游泳文体活动等不再另行收费。包括麦田餐厅一日三餐、竹屋里的各色江南小吃、路边貌似偶遇的汤粉和粽子铺,也不再收费。
从太阳升起到落山,每个整点设计了体验活动。早晨射击场开放射击、鱼塘开放钓鱼。下午活动有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腰鼓舞,以及烘焙体验课、竹编体验课、亲子游戏课等。晚上,河湾酒吧、茅草屋里的民谣俱乐部还有各种游戏和互动。
村子保留水乡田园、稻谷文化所有的好,又剔除了现代人对农村所有的不适。孩子调皮捣蛋,老人散步,年轻人长跑,没有喧嚣。也因此,戏剧节期间一些明星会指明住乌村。
这是“旧瓶装新酒”,但一些传统的村落习俗,还是巧妙地保留下来。
比如竹屋,维持原本的格局,房前桃子屋后竹。过去,农民门前晒谷、种桃辟邪,而屋后种竹,也在竹林里遮挡茅坑。房子与桃、竹、树林、水塘、菜园的传统布局依然没变,那正是江南水乡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
水乡也要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
给乡村注入现代活力,管理没那么简单。乌村特别成立了一个CCO团队,意思是“热诚的文化创意者”,由乌村员工里的年轻人组成。
四川人李渊,几个月前刚刚成为乌村村长,也是CCO的团队队长。
在CCO团队会议上,大家共同反映村长说明会参与游客很少,于是取消。广场舞活动没啥游客,于是也取消。
之前,乌村每天有哪些活动,打印在纸上发给游客,预约活动要去前台登记。CCO成员根据游客反馈,做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当日活动时间、地点、预约一目了然。
宁静的池塘 龚丹韵 摄
团员发现,9月30日客人入住率很高,但村里活动参与很少。分析认为,乌村的户外黑灯瞎火,寂静冷清,客人们走出餐厅都以为晚上没有活动。于是第二天,团队立即做了一个活动门,每位客人走到门处,发一根荧光棒,客人们预感到,即将走入一个活动现场。
4名乌村员工还组了一个民谣乐队,起初被游客批评不专业。乐队成员特意去外面的酒吧,看视频教材,学习现场演绎需要注意什么。此后每到表演之前,餐厅氛围重新布置,灯光、道具有所调整,饮料除了可乐,还增加鸡尾酒、啤酒、苏打水。最终效果受到游客认可。
乌村夜景 乌镇提供
CCO专门设计了亲子活动“咱家的自留地”。乌村拿出10平方米的地,给亲子家庭上农课,可以选择2种种子种下。此后,CCO和亲子家庭保持互动,定期把除草、除虫的照片发过去,也欢迎客人回到乌村来看。这项活动需要额外收费,一个季度50个名额。
李渊说,尽管乌村是传统的江南水乡,但他们运营的目标是“创造面向未来的下一代产品”。
文化溢出,救活了乡村手工艺
当乌镇的旅游文化溢出,乡村古老的、即将失传的手工艺也有机会重新焕发魅力。
蓝印花布染坊就是其中之一。乌镇旅游公司员工姚继红回忆,蓝印染布工艺在乌镇渐渐衰落,她的太爷爷是做这行的,家里留下一个染布用的石元宝,但她出生时,在家已经看不到这门手艺。
随着古镇保护和开发,有意识地寻找过去的手艺,老师傅被找回来,重新做起染布坊。
但是如何让传统工艺给游客好的体验,还需要设计。比如,展示几个简单的染布步骤,让游客体验自己画图案、刻板、刮浆。一周后,成型的蓝印花布再寄给游客,反响果然很好。
外晒的蓝印花布成为景点 龚丹韵 摄
又比如,他们用蓝印花布设计了时尚的衣服、桌布、墙面摆设、挂画等。花形从原本的牡丹等花卉,扩展为卡通头像、艺术线条等。
有了营销,有了生计,老工艺自然复活了。
如今染布坊年轻人有十几个。80后胡耀飞正是其中之一。作为桐乡人,他从小喜欢手工艺,18岁来染布坊做学徒。
先学卷布,13米长、50厘米宽的布如何两边卷起对称,也有难度。刻板一刀下去,决定图案好不好看,刀必须垂直板面。
蓝色染料取材于兰草,兰草分好几种,浸泡腐烂去杂质,放入石灰搅拌,沉淀为泥……染料锁色的关键,是要加酒糟,有活生菌。所以过去,染坊和酒作坊常常开在一起。染完色的布料,还要露天阴干一周,最后才能成品。
“手工艺品需要慢慢体会,就能感受到深度和温度。”胡耀飞说。
几位年轻人如今正在筹备网上推广。他们相信,照此发展,这门乡村古老的手艺不会失传。
乡土记忆,呈现年轻人的趣味
乌村原本的村民,有些被聘为乌镇旅游公司的员工。农忙季节,他们在乌村的蔬果地里翻土、开沟、插秧、放牛、割草等等,一切都很熟悉。乌村餐饮店里的蔬菜,就来自乌村,当天采摘、当天上桌。
乡村小道边的蔬菜 龚丹韵 摄
陆银宝今年65岁,24岁时嫁进了乌村。她目不识丁,一直在家种桃子、麦子及养蚕。如今没事做,她自己报名来工作。乌村的服务人员优先考虑原本的村民,于是陆银宝被安排在动物园区、烧烤区扫地,几乎每天都会经过自己的老家———如今是桃园主题房。
主题房保留了外貌 乌镇供图
记得刚来时,她提出想再看看自己家如今啥样,同事带她去看了。种桃的地方没变,沿着走廊的稻田没变,房子里面焕然一新,干净漂亮。她觉得自己鞋底脏,甚至不忍往里走、不敢上楼梯。
也是得益于乌镇的文化吸引力,外围一排排民宿、餐馆、汽车接送服务,越来越多,大多属于桐乡下一代年轻人的创业项目。
生于1994年的张帆从小在桐乡长大,后来去美国读大学,在洛杉矶工作了1年。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主动愿意回乌镇创业。
出国后,张帆一度认为国内外差距大。然而大学有一年寒暑假回老家,他忽然发现,桐乡开始大变样了。
下了火车,这里原本一路都是工厂,空气里弥漫着怪味,道路坑坑洼洼,沿街餐馆还停留在传统的吆喝时代。乌镇人有句段子:一流的景区、三流的镇区。
然而如今,高速路直达景区,一路干净整洁。因为戏剧节、互联网大会,乌镇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明星来了,年轻人来了,老外来了,名人来了。中国美院、传媒学院的学生也经常光顾。
看了戏剧节上的《如梦之梦》之后,张帆被深深震撼。2017年5月,他学成回国,起初在杭州从事金融类工作。8月来乌镇,走到桥下,发现小时候记忆中的抽水泵还在,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最终在机缘巧合下,他决定回乌镇开一家茶饮料店。
“如果不是水乡风景,不是家乡,我不会碰饮品店。”张帆解释,“我对外面的茶饮料并不感兴趣,我欣赏的是水乡休闲的状态。拿起一杯茶,对着小桥流水静坐发呆。”
张帆有不少同学,开始在镇上开民宿。以前的民宿很土,现在不一样了。有些乌镇民宿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标,有游客直奔乌镇,只是为了在民宿住一晚,而不是去景区。这些网红店,唯有年轻人才能做出来。
而年轻,才代表着乡村的未来。
文章节选自 上观新闻 作者 龚丹韵 标题编者按
关键字:乌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