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里,春天是生机,夏天是热情,冬天是让人又爱又恨,只有秋天是能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
关于秋天,你有多少种想象?
乌镇的秋色让人无法忘怀,西栅500米外,乌村的秋色,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惦念多时!
▽▽▽
| 稻香漫天 遇见纯真自我 |
俯瞰秋日乌村
乌村的秋天是金黄色的,田间地头的大片稻田逐步成熟,满眼望去,都是丰收的颜色。
江南人喜食大米,无论餐桌上是什么山珍海味、珍馐美馔,总要一碗白米饭作为结尾,才算是一顿正餐的正式完成。
老一辈人总把“饭力饭力”挂在嘴边,认为力气是靠“吃米饭”得来的,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却也寄托了江南人家把稻米作为五谷杂粮之首的初衷所在。
中国人与水稻的渊源由来已久,南方湿润的气候也特别适合水稻的生长,早在7000多年前的长江流域,先人们就已经有了食用米饭的习惯。
现如今,大部分农村人家都留有几亩田地种植,每年早春和初夏两次播种,收获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之余,还有余粮粜卖。
乌村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直也是水稻种植的“拥护者”之一。
乌村每年只种植一季水稻,六七月份,天天刚刚转热的时候,乌村的农人将培育好的水稻秧苗栽种在乌墩以及村口的大片田地里。
每每此时,村里还开放插秧体验活动,父母们可以带着孩子下地插秧,身体力行感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经过炎热的盛夏,水稻抽穗,稻叶转黄,稻谷颗粒渐渐饱满,10月下旬开始,就到了水稻成熟丰收的季节。
播种的时候,乌村邀请天南海北的“村民”共同参与,收获的时候也不例外。
秋收时节,村里都会开放收割体验活动,由村里的CCO带队,在村委会听上一趟农耕知识课,补习完收割的小窍门,带上手套便可向稻田出发。
田地里,乌村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会亲手示范割稻的正确手法:手握住水稻的下半截,镰刀对准根部,力道要快、要准。
收获的稻谷需要晾晒干燥,过去多摊在房前的院子里,时时翻动,保证阳光能晒到每一颗谷子。
不同于南方,北方人喜爱面食,小麦脱去壳,磨成粉,变成餐桌上的面条、包子、馒头和饺子。
大米则相对低调的多,不经常吃的人,总觉得只有“白米饭”这一个选项,殊不知,中国人挑剔的胃会赋予每一种食材千变万化的形式。
在乌村,米饭除了配菜的主食外,首先是米仓的煲仔饭。
米仓是乌村七大组团之一,以大米稻田文化为主题,大厅放置着碾米机、储米柜、索绪帚等展示品。在乌村,每个组团都有自己的小吃,磨坊是豆花,桃园是甜品,竹屋是江南糕点,米仓则是煲仔饭。
煲仔饭制作时先将大米洗净,放入煲中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各色肉类,新鲜的蔬菜,继续文火焖煮,快要好的时候淋上两勺橄榄油,再焖上几分钟,打开盖子,浇上特制的酱汁。
“滋啦”一声,味觉和嗅觉都瞬间被唤醒。
种植水稻,不仅给人们提供了食物,也是乌村从初夏到深秋的独特风景。
春天时,稻田里是一片绿油油,秧苗间虫鸣鸟叫,生机盎然;深秋时,丰收的金黄色占据了村子的农田,置身其中,让人无端地想叹一句:大自然从不吝于对人类的馈赠,勤劳的人,四处皆是风景。
今年,乌村的新稻已经收割了,村长说,新收的大米还是会售卖或者作为礼品赠送,想要的话持续关注阿村哦~
关键字:乌镇景区,乌村,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