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之后,乌镇的天气也像是节后打折,一下子降至10度以下。
天一冷,人就赖得动,只想裹上厚大衣,瘫在舒适的沙发里浪费时间。
如果说有什么能激起现代人在低温天气里的兴趣,火锅一定在榜,而且名列前茅。
天冷吃火锅,可以说是天南海北,中华儿女的共同爱好和习惯——三五好友,火锅配可乐,觥筹交错间,烦恼皆抛。
中国人挑剔的胃和善于发现美食的味觉也赋予了火锅多种多样的类型。
比如一年四季都在吃火锅的重庆,以麻辣出名,坊间传言在重庆吃火锅,只有两种锅底,一种是辣锅,一种是特辣锅;
老北京人吃火锅,称为“涮”,讲求一个精致,支着铜锅涮羊肉,一口肉一口酒,慢慢嘬出滋味来;
还有云南的菌子锅,味道鲜且养生,尤其适合90后脱发人群。
而乌镇人吃火锅,没那么多讲究,如果说有,那就是“随心”二字。鸡汤的、番茄的、麻辣的、清汤的......口味皆可因人而异。
虾滑煮15分钟,毛肚七上八下后捞出,土豆烧的酥烂,对吃的那点要求啊,就全被满足了。
哪有什么众口难调,不过是因为你没有吃火锅。
景区里吃火锅的去处也多,将军府分餐制,一人一口小锅,鸡汤锅味浓,番茄锅可口;茶艺街的暖锅,适合一家人围炉而坐,一口汤下去,暖胃也暖心。
随着初冬渐至,景区内多家餐厅也推出了冬季限定版火锅,比如后街酒家的泥炉火锅。
不同于常见的电烤炉,后街酒家的火锅是放在泥炉炭火上慢慢熬制的,泥炉里放入烧红的煤炭,暖白色汤锅里咕噜咕噜的冒着热气,爱吃辣的点上一口红汤牛骨锅,吃不了辣的喝一口白汤风鸡锅。
没有一是一、二是二的选择,有的只是随心地满足口腹之欲。
牛骨选用的是牛龙骨,带肉又带筋,吃着软糯又有劲道。
古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所以牛骨锅里还加入了乌村自产的萝卜,让营养加倍的同时也能去除牛骨的腥味。
汤底是火锅的灵魂,后街酒家的这道牛骨锅,汤底来自四川大厨秘制,加入了当地二十余种辣椒和中草药,香辣兼备。
每年冬天,乌镇大多数人家都会自制腊味。众多原材料中又以鸡和猪肉最为常见,于是,便有了风干鸡这一乌镇人入冬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制作风干鸡时,首先要将花椒、八角用盐炒过后做成椒盐,用以腌制鸡肉2至3天,然后在太阳下晾晒一周,让盐分把鸡肉的水分抽干。
后街酒家的风鸡锅正是以乌镇当地风鸡为原料制成,吃起来口感嫩滑、地道,鸡肉一丝一丝,不柴。
吃完主料之后,就到了“涮涮涮”的环节。
后街大厨精选娃娃菜、香菜、金针菇、羊肚、鱼丸等应季无公害的火锅必备菜料,其中大部分蔬菜都来自乌村自产,天然有机,最重要的是新鲜。
羊肚则来自本地的湖羊,羊肉是乌镇人餐桌上的“大菜”,红白喜事,缺什么都不能缺了羊肉。
对乌镇人来说,羊肉也是一身宝,红烧白切、烧面炖汤,羊肉自然也不能在“吃火锅”这件事情上缺席。
随着碳火加热的汤底咕噜咕噜冒泡,沸腾后的火锅滋养出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初冬微凉的空气里,叫人闻了食指大动,只想大快朵颐一番。
大快朵颐之后,果然只剩下满足,还是俗话说的对,没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
关键字:乌镇景区,后街酒家,冬季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