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春波律动,万物复苏。西市河边的垂柳吐出了新绿的枝芽,老街上的红梅绽放出粉红的花苞,一切生命都在这一刻苏醒,蓄力生长。
然而,今天我们不谈风月,一切从“头”始。回归最原始的状态,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窥见他们对于生活的定义。
手艺,即生活
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中,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有“剃头”的传统,寓意新的一年好兆头。过去,剃头店往往是隐没在街角里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没有花红柳绿的门头,也没有潮流的发型海报,简简单单,一个人,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
今天在乌镇西栅老街桥里桥附近的老式剃头店,戚师傅也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剃头店还是七八十年代的老样子,2把老式剃头椅,2面镜子,6把剃头刀,就是剃头店里的全部家当。剃头的器具虽比不上大城市发廊里的精致,但曾经却是生活的必须。
“我是乌镇本地人已经70多岁了,从前跟着师傅当了2年学徒,学习剃头、刮面的手艺,2015年受邀搬到乌镇西栅景区经营着这家老式剃头店,干到现在已经有50多个年头了。”戚师傅很是自豪!“一辈子都在给人家剃头、刮面,但从未刮伤过任何人。现在,景区游客量多了,生意也好了起来,每天剃头、刮面的人来来往往。我感觉我一身的手艺又有用武之地了。”
所幸,在乌镇景区仍有像戚师傅一样默默坚守的手艺人,让小镇生活变得富有美感且有温度。
手艺,即记忆
与老街剃头、刮面的老手艺人戚师傅一样,对面的竹器店,也编织着乌镇人的日常与过往。旧时,竹编制品是乌镇人民赶集、捕鱼、盛粮食的必备的生活用品,几乎家家户户使用的物什都是竹编手做的,如果哪里坏了,修一修,还能接着用。
如今,乌镇西栅景区桥里桥的竹器店,一件件竹编制品除了竹篮、簸箕等盛放粮食的小竹筐,也多了一些包包、玩具等新花样,从中仿佛可以窥见到20世纪70年代乌镇人的生活方式,看见老一辈手艺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生活的印记。
门店前,暖阳下,小板凳,腿儿短,奶奶坐上编花篮。这种回忆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小时候,老旧水阁房、青砖白瓦、炊烟袅袅的生活里。记忆中,奶奶能用柔软的竹条,编织出各式各样的小花筐。
手艺,即传承
而乌镇景区始终秉持着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态度,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景区恢复了许多的非遗店铺与作坊,诸如蓝印花布作坊、益大丝号、竹器店、木艺店等等,让那些过去扎根于大地的传统生活在小镇里得以延续,守住传统,守住身边的手艺人 。
不仅如此,让非遗“活”起来,让手艺人“活”下去,也是乌镇景区一直以来的追求,他们曾经被遗忘,被忽视,或仅仅被视为终将进入博物馆的“老古董”,但传统文化凝固的那份情结是不能被遗忘的时代印迹。
乌镇景区一直致力于追找周边的老手艺人,将他们引入到景区从事着他们一直坚守的手艺,并开辟出许多非遗店铺与作坊,培养非遗传承人,让这一身绝活被看见、被传递以及被消费,完全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
二月二,龙抬头,一切从“头”始,“头”是过往、是未来、也是希望。手艺人,在守艺,乌镇景区则守护他们,过往不忘,未来更好。
关键字:乌镇,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