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桐乡,很多人都会想到乌镇
如今的乌镇享誉世界
还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
说乌镇,是桐乡乃至中国的骄傲,一点都不为过
但说起乌镇的保护与开发
始终都绕不过一个人——乌镇旅游“包工头”陈向宏
陈向宏近照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乌镇旅游“掌门人”陈向宏与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乌镇!
今年5月上旬的一天,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带着自己新画的几幅建筑图纸,登上了飞往贵州遵义的飞机。3个多小时后,他来到了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乌江村,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高高的脚手架,来来往往的运输车,突突翻飞的挖掘机尽情地“天翻地覆”,这里正是由他“操刀”的古村落旅游扶贫项目建设现场。
相距1731公里的乌镇和遵义,因为“旅游”结缘。这个承载着老区人民殷切期盼的活化古村落旅游项目开发工程注定成为陈向宏又一次全新的尝试。
从江南乌镇到高原遵义,从旅游开发到旅游扶贫,正是一种开天辟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推动着“乌镇旅游”一次次勇攀高峰。
从无到有:一种模式开创古镇旅游先河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不嚼第二次。”这句焦裕禄的名言陈向宏很喜欢,这么多年来,他将乌镇的成功归结于这种敢为人先的独创精神。
乌镇开发旅游,资源禀赋并不佳。长三角的古镇大多相似,乌镇也不例外,它与朱家角、周庄等其它古镇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更大的劣势在于,同为江南古镇的周庄、西塘在旅游方面此时已经小有名气,乌镇如何另辟蹊径?
“乌镇是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出生于乌镇的陈向宏对乌镇有着独到的领悟,率先提出在古镇保护的基础上做旅游开发。1999年,乌镇成立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时任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的陈向宏任管委会主任。
“我心里,至今还住着温情的街肆和声音,修复之梦,从来清醒于高楼的鼓励。”陈向宏熟悉乌镇的每一条街巷,也了解父老乡亲的家长里短,他拿上百年前乌镇的风貌照作对照,什么不和谐就拆什么。他拆掉了景区里所有的新房子,外迁数家工厂,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变成了石板路,平桥变成了拱桥,同时他还邀请古建筑保护专家画出了东栅茅盾故居两侧200米范围的改造设计图,最后因为资金问题,剩余的1000多米由他自己来画。
就这样,从照片到图纸,从图纸到建筑,以“古镇保护”为基础的乌镇重现了百年前的光景,2001年1月1日,乌镇东栅正式开门营业,当天迎来游客6000人次,当年接待游客量达到67万人次。而此前,每年冲着茅盾故居来乌镇的游人从来没有超过3万人。到了2003年,东栅1亿元投资全部收回。
乌镇西栅
此时,乌镇西栅二期开发建设被提上了日程, 开发东栅时,由于面积等条件的限制,主要功能定位还是传统的观光旅游。紧随而至的西栅工程,面积是东栅的5倍多,“不愿第二次嚼馍”的陈向宏不再走老路子,他要把西栅打造成一个集观光、度假、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度假体验区。他迁出了所有住户,把整个西栅按照功能区重新调整内部结构,每一座桥、每一盏灯、每一面马头墙都由他亲手设计。
2007年2月,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于一体的乌镇西栅正式对外开放。短短的三年时间,成功获评国家5A级景区。乌镇也先后获得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如今,“在古镇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的“乌镇模式”成为中国旅游的一种样本,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考察团来乌镇取经。
从有到优:一种远见成就中国乌镇
对于乌镇开发旅游的成功,陈向宏说自己只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保护了一个壳,第二就是往这个壳里装新东西。
如果说“在乌镇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旅游”是保护了一个壳,那么从旅游小镇到度假小镇再到文化小镇,陈向宏一直在做的就是往这个壳里装东西。
但陈向宏装的新东西并不简单。2001年,乌镇东栅首次公开亮相时,提出的口号就是:中国乌镇。
要做中国的乌镇,就必须站位高,眼光超前。
西栅景区建设时,从报警系统到雨污管线再到网络通讯管线,大大小小,粗粗细细21种全部在青石板下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乌镇展示了景区21种地下管线的剖面图,一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因为即便在国外,当时这种管线铺设也是超前的。
有了超一流的基础设施,陈向宏还率先想到了给古镇赋魂,因为“小桥流水人家”是很多古镇共性的特色,这样的乌镇太好复制了。而文化,是放大景区IP的最好手段。
2013年,投资4亿元的乌镇大剧院正式竣工,成为乌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以此为依托,连续举办四届乌镇国际戏剧节,共演出国内外剧目65部,吸引国内外观众12万人,演绎了一个千年古镇的文化复兴。《纽约时报》评论称,“乌镇——千年古镇变身‘绚丽舞台’,正沉浸在此次意义非凡的重生之中。它将会成为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中国观众可以看到外国戏剧,国外的观众可以看到更多中国戏剧。”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很多人问“为什么是乌镇?”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顾问邵云回答了四个字——“因为优秀。”
从优到面:一份情怀始于乌镇,不止于乌镇
2012年,乌镇实现国内单个景区年600万人次游客。至此,乌镇用了不到13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古镇游的翘楚,并一举超越黄山,成为全国单个景区冠军。此后,凭借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的荣誉,乌镇进一步打响品牌。
乌镇
乌镇旅游的成功,让陈向宏思考一个问题:“乌镇之后做什么?”他的答案是,“做中国连锁景区和中国景区的连锁管理。”基于此,“乌镇模式”开始了输出之旅。
第一站就选在了北京密云。作为乌镇旅业异地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乌镇精细化运营的基因,正逐步在古北水镇得到传承与放大,令这个注重品质与服务的国际化旅游度假区成为北京旅游的新名片,它被誉为远离雾霾的京郊蓝天小镇、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北京消夏夜游新地标、全国标杆型会展小镇……在正式运营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
此后,陈向宏的连锁景区布点又从乌镇、北京扩展至广东等地……
2015年10月,陈向宏又代表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现播州区)签订旅游扶贫协议,双方在尚嵇镇乌江村共同开展“旅游扶贫、活化古村”项目。
这一次,陈向宏不再仅仅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在他看来,做乌江村的项目,是对单个老区古村的“旅游扶贫”计划的实施,但如果做成功,那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精准扶贫”号召的最好践行,将会为全国许许多多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古村、古寨、古镇的“旅游扶贫”积累“精准扶贫”的经验和绘制样板蓝图。
这又何尝不是再一次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呢?!
百姓有话说:
姚秋妍,乌镇东栅居民,乌镇旅游红火起来后,在该镇开设饭馆。她说:“乌镇旅游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这几年饭店生意越来越好,更让人开心的是,随着乌镇打造国际一流风情小镇,镇区环境也越来越美,真为家乡感到高兴。”
(来源:嘉兴日报桐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