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印花布被岁月温柔的眷顾着,时间越长反而越显气度,没有任何垂暮之气。”
——《蓝印花布》
一个关于蓝印花布的视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记忆,
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记忆,
乌镇的蓝印花布是一代人的记忆。
起源
相传中国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宋代。自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大量能工巧匠汇集长江中下游一带,南北文化的交融促使蓝印花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乌镇旧时处于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交界处,水路贸易交通异常发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同时,也带起了各种文化技术的交流。
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旧时,乌镇有染坊数十家,东栅染店弄便是由此得名。乌镇西栅景区的“草木本色”染坊就是一家以传统草木染色作为特色的作坊,始建于宋代,传承至今。染坊以植物作为染料,主要从事蓝印花布和彩色扎染的制作。
东栅染店弄
蓝印花布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个水乡小镇以及周边的地区不少衣裳、铺盖都是用它制成的。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也就是今天。接下去,小乌就跟大家讲讲乌镇人记忆中的“文化遗产”——蓝印花布。
西栅草木本色染坊
技艺
技艺与记忆两个词从发音上来讲,没有丝毫的区别。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相似性,每每提起一些几近失传的技艺,我们总会以“记忆中”作为文章开头……记忆中的蓝印花布渗透在乌镇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帐幔,被套,衣服……
蓝衣花布工艺品
蓝衣花布桌布
时至今日,制作蓝印花布的染坊越来越少,人们对它的认知也是日渐式微。随着乌镇景区的保护性开发,东西两栅景区内的染坊都恢复了蓝印花布制作工艺。
西栅草木本色染坊
蓝印花布染制最基本的六道工序为:刻版、拷花、染色、退浆、清洗和晾晒。第一步刻版是将设计好的图案放在花版之上,在刻版垫板上进行镂刻花样。镂刻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层花形一致。
接下去是将面料平铺在台板上,压上花版,在花版上刮上防染浆,花版上的图案就被漏印到了面料上,将刮好的布匹挂起阴干。
拷花上浆是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中非常关键的工序,漏印的防染浆应该厚薄匀称,花纹清晰规整,织物留白处不要沾染到防染浆的残渍。
第三步是染色。染色过程共需要十三道工序,首先需要将布放入盛有清水的缸中,充分浸湿,这样可以使布更好地上色。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蓝印花布中的“蓝”就是蓝草的蓝(板蓝根草)。
蓝草
靛蓝是还原染料,布匹在经靛蓝染色后要在空气中还原氧化,面料经历由黄变绿,由绿变蓝的过程。翻身完成之后,继续浸泡染色、取出、翻身,这样重复十多次,染色工序就完成了。
到了退浆及清洗,整个制止过程也快接近尾声,染完色后的蓝印花布,需要晾干后褪去上面的浆料。
通过褪浆刀进行褪浆后的面料就已经显出蓝白相间的图案了,通过进一步清洗晾晒去除布面残留浆料,使蓝印花布图案更为清晰。
织造
说到染布的技艺,绕不开的就是布匹的织造。蓝印花布的原料土布、染料均来自乡村,工艺出自民间。蓝印花布是由棉花经过轧棉籽、纺纱线、织棉布三道工序而成的棉布。
织布机
东栅纺纱老人
写在最后
乌镇,这片江南历史文化丰饶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在百姓生活里,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截止目前,乌镇景区现拥有的近30项非遗,包含了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多个类型。
历史的长河从未停歇,身边的事物也在不停的更替,但总有一些经得起历史的考量。文化也好,技艺也好,他们是中华文明灿烂的印证,是一代人的记忆。
晒布场旅拍小纸条
@lSyssssss
@杰西乌镇跟拍
@乌镇雅龄轩照相馆
@风尚大片 | 摄影师Sails
@河北音乐广播DJ明媛
@张鹭宸